關於慈宗

「慈宗」一詞出自近代佛教領袖太虛大師的提倡。慈宗源於古代印度大乘佛教時期與中觀學派並稱兩大基石的「瑜伽行派」(後世又稱為「大乘有宗」,西元四世紀左右興起)。中觀談「空」,以般若智慧觀照宇宙本體;瑜伽行派講「有」,透過禪定觀察宇宙人生現象,揭示人類精神心理活動與宇宙萬有的密切關係。慈宗之學乃彌勒菩薩所傳,彌勒梵語為Maitreya,譯為慈氏。近代不少學者考證認為古代印度確有因崇拜未來佛「彌勒菩薩」,以之為名的論師。唐三藏玄奘大師負笈天竺,求學十七年後,將慈氏之學帶回中土,建立中土唯識學派——「唯識宗」(又名「法相宗」),也因玄奘大師常年駐錫大慈恩寺,而得名「慈恩宗」,成為我國大乘佛學八大宗派之一。故「慈宗」是「慈氏宗」、「慈氏學」的簡稱;同時,也可作為「慈恩宗」的簡稱。

唐代中葉以後,由於戰亂頻繁,「慈恩宗」傳承僅歷四代。玄奘大師門人將慈宗之學傳入日本、新羅,並各自開創日本及新羅「法相宗」,日本「法相宗」傳承延續至今,影響甚大。清末,外交官出身的楊仁山老居士創立金陵刻經處,從日本請回《成唯識論述記》《因明大疏》等中國遺失了的慈宗重要典籍,創立祇洹精舍,親自教授講學。門下有歐陽竟無、太虛等大師,盛弘唯識,為近代佛學復興奠定了基礎。其後歐陽竟無大師創立支那內學院,與北京三時學會的韓清淨老先生皆專宗慈氏,世稱「南歐北韓」。當時西風東漸,中國知識界發掘中國傳統思想中的精華藉與西方思潮抗衡,唯識之學因兼具完整嚴密的邏輯糸統、哲學思想、宇宙現象以及本體理論而備受推崇和重視。學界精英如章太炎、梁啟超、熊十力、梁漱溟等紛紛深硏唯識,唯識之學頓成顯學,學界頗有「言必稱唯識」之勢。

太虛大師起先提倡八宗平等,最後指歸「慈宗」,著力弘揚「慈宗三要」,更命門人法尊譯師從藏文譯出「現觀莊嚴論」,認為慈氏之學兼具般若的「空」和「唯識」的「有」,不應只稱「唯識宗」,應稱為「慈宗」,慈宗之名由此大行於中國。今日盛行於台灣的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功德會等組織皆在一定程度上受太虛大師慈宗學說的影響。其創辦人星雲法師曾親近過的慈航法師、聖嚴法師的師尊東初老人、證嚴法師依止的印順長老,皆為太虛大師門人;同時,內地德高望重的惟賢長老亦為太虛大師門人。

香港羅時憲宗師,年青時在廣州中山大學參聽太虛大師講座,接受「慈宗皈依」,後來更親蒙太虛大師指導研究慈宗唐代註疏的方法。羅先生亦是歐陽竟無大師的私淑門人,註解佛經的方法則效法韓清淨老先生,可說是集近代慈氏學三大宗師的大成。移居香港後,羅時憲宗師弘揚慈氏學近五十年,為法忘軀,辛勤不輟。門人王聯章、鄭苑嫻伉儷秉承師志,於2003年成立慈氏學會(香港),繼而于2009年創立慈氏文教基金,宣講慈宗學說,培養人材。本會王聯章導師個人率先把每年相當部分收入捐基金,主要成績和方向包括捐建海內外高等院校、學術機構、寺院、佛學院33家慈氏圖書館,設立獎學金贊助博士博士後研究,出版慈宗要籍/學術叢書;同時在內地超過十所高等院校以客座教授身份義務授課,並於海內外舉辦多次免費的慈氏學青年師資培訓班/進修班等佛學課程,接引廣大青年探求佛法與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