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太虛大師遺墨》出版緣起
王聯章 主編



太虛大師 (一八九〇至一九四七),法名唯心,字太虛,號昧庵,俗姓呂,乳名淦森,學名沛林,生於浙江海寧,近代著名高僧。十六歲去蘇州小九華寺禮士達上人為師,師為取法名唯心。不久,他隨師往謁住持鎮海玉皇殿的師祖奘年老法師,奘老替他立下了 "太虛" 這個後來名聞遐邇的表字。

太虛大師是中國近代佛教改革運動中的一位理論家和實踐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振興佛教、建設新佛教文化的事業。他在創辦僧伽佛學院、培養新僧人材、組織居士正信會、團結各界信眾、出版書報雜誌、宣傳佛教文化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對於佛教改革的某些主張和意見,在今天仍有其重要參考價值。太虛大師所提倡的“人生佛教”,影響深遠。大師學識廣博、思想深邃,他兼通內學外學、舊學新學,融會唯識中觀、法性法相,在佛學和世學理論上,都提出了不少精深的見解。大師著述等身,其弟子已故印順老法師等彙編而成《太虛大師全書》傳世。

太虛大師有著極高的藝術天分,法務之餘,不舍翰墨真趣,留下了許多墨寶。惜乎多年來無人整理,以致年深日久,找尋更為不易。十數年來,與友好得有因緣閱讀民國時期的佛學報刊雜誌,見到不少大師的題字,於是,便有意留存。近年來,我等在內地與海外各地講學拜訪,與佛學機構多有交集,一有機會,便參觀各地庋藏,亦有緣見到太虛大師數十件傳世墨寶真跡,每每得見,必仔細觀摩,征得藏家允准後,拍攝留存。如此,竟徵集到一百四十餘件大師墨寶。

太虛大師的書法,有非常高的藝術水準,與同時期的著名僧人書家弘一大師相比,雖書藝名氣不及後者,卻是另一種高度的存在。太虛大師的揮灑自如和弘一大師的端嚴肅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某種程度上講,他的書法和弘一大師的書法,堪稱民國僧人書家中的兩座高峰。

收集到的這些作品,年代跨度較大,題材多樣,基本反映了大師書法的整體風貌。根據題材不同,分為“法言嘉語”、“詩詞曲偈”、“楹聯”、“頌文題詞”、“題簽”、“書信”、“雜錄”七類。每一件作品均做釋文,且釋文涉及款識和印章,極為詳盡。

這些作品,還涉及諸多書體,行草居多,楷書、隸書均有,可見大師也在嘗試各種書體的變化。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雜錄”部分收錄的《太虛自傳》手稿,雖未能全收,僅有七幀,卻彌足珍貴。敬觀《太虛自傳》手稿,書寫流暢,清剛文雅之氣襲人,無一絲做作之態。太虛大師高潔、堅貞、卓越的人格力量展露無遺。奉讀手稿如對其人,給人以如沐春風之感,讓人神情為之一振,於藝術欣賞的同時心靈亦得到澄澈滌蕩。

在日本亦曾見到書名 "太虛" 的寫經,如《觀無量壽經》、《金剛經》等,但書風較為拘謹,亦有三分匠氣,斷非大師親筆。盛名之下,出現托名之作,亦屬正常。

本人早年求學於香港唯識學的一代宗師羅時憲老先生,羅老之學術淵源可以追溯到太虛大師。飲水思源,對於師祖太虛大師之恩情未敢稍忘。今適逢大師圓寂七十周年,彙編大師遺墨成冊,以紀念大師,兼與諸有緣分享。

在好友同願書局創辦人李陽泉先生建議下,《太虛大師遺墨》以宣紙經折裝形式整理出版,內文雙色排版,美觀大方,裝幀考究,願得者生大歡喜。

大師之遺墨,分散各地,此編難免挂一漏萬,在此,亦求助於各位有緣者,若有本集之外新發現,還請不吝賜教,以期再版時補入為盼。


王聯章

丁酉金秋於香江慈氏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