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文明雖然不斷發展,但人類面對的困厄及苦惱並未因而減少。隨著對物質文明的追求愈多,人類心靈的空虛與迷惘反而相應增加,這說明近年探求佛法,希望瞭解宇宙人生真相、人類存在價值以至生命趣向的有志之士日益增加的原因。
大乘佛學在印度以空有兩大系統為主,傳播到中國後曾經出現八宗並峙的昌盛局面,但現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的人) 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能用在追尋人生哲理甚至宗教實踐的時間相應減少,更不可能尋章摘句的研究佛學中各宗派的異同以至何者適合自己。故近代大德如歐陽竟無大師、太虛大師、韓清淨老居士、羅時憲宗師均提出慈氏宗、慈氏學以作為統攝全體大乘佛學的簡捷可行的研究方法。
所謂「慈氏」,乃梵語「彌勒」Maitreya之意譯。彌勒是未來佛, 即娑婆世界的未來教主;當代佛學宗師羅時憲先生、印順長老及宇井伯壽教授等海內外多位專家,則考證除佛教經典中的未來佛外,古印度史上確有以彌勒為名的論師 / 瑜伽師,甚至不止一人。這些欣慕彌勒,以之為名的論師/ 瑜伽師活躍於西元四、五世紀間,以唯識思想貫通佛家各種修道次第,授徒無著論師,無著論師修習瑜伽止觀有成,感通兜率內院慈氏 (彌勒) 世尊,傳出《瑜伽師地》等五部大論,無著再傳其弟世親論師。其學說風行印度 , 時人稱之為"瑜伽行派",即今之"慈氏學"。我國文化交流先鋒玄奘大師,歷盡艱辛前往印度,主要修學者即為慈氏學。大師回國後,即譯述相關經論, 將慈氏學發揚光大。
早期譯傳中國、作者以慈氏(彌勒)為名的論典如《瑜伽師地論》等,以闡揚大乘有宗義理為主; 後期譯傳西藏、作者以慈氏(彌勒) 為名的論典如《現觀莊嚴論》等, 則以闡揚大乘空宗義理為主,故慈氏之學實不能單純稱為 "唯識學" ,而是融合大乘空有兩大系統,兼苞理論與實踐的顯學,博大精深,切實可行,影響印度、漢地、藏地以至日、韓等地的佛家各種主要思想、信仰以至修行方法至深至巨。
近年研究慈氏學者亦與日俱增,成為學界風潮,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故今日提倡探究慈氏學,實為對大乘佛法單刀直入、掌握驪珠的快捷方式。慈氏學會 (香港) 正是由一群信仰大乘佛法、欣慕慈氏學風的有志之士於2003年發起,希望帶動有共同興趣、志向的人士一起學習、弘揚的非牟利、學術性團體。繼而于2009年創立慈氏文教基金,宣講慈宗學說,培養人材。
本會王聯章導師個人率先把每年相當部分收入撥捐基金,主要成績和方向包括捐建海內外高等院校、學術機構、寺院、佛學院的33家慈氏圖書館,設立獎學金贊助博士、博士後研究,出版慈宗要籍/學術叢書;同時在內地超過十所高等院校以客座教授身份義務授課,並於海內外舉辦多次免費的慈氏學青年師資培訓班/進修班等佛學課程,接引廣大青年探求佛法與人生智慧。
2013年8月為慶祝慈氏學會(香港)成立十周年,緬懷中印古今思想巨人的偉大貢獻,發揮慈宗學說在淨化人心、和諧社會、提升精神品質、促進倫理道徳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於香港理工大學召開第一屆慈宗國際學術論壇。2016年3月,舉辦第一屆慈宗青年文化節,開展一系列慈宗講經交流、書畫展覽和文藝演出活動,鼓勵青年人學習優秀佛教文化,提升精神品質。2018年3月為慶祝慈氏學會(香港)成立十五周年暨羅時憲宗師上生二十五周年,慈氏學會(香港) / 慈氏文教基金將於香港北角青年協會大廈舉辦第一屆慈宗青年論壇暨第二屆慈宗國際學術論壇,廣邀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印度、斯里蘭卡、不丹、泰國、馬來西亞、日本、歐美等國際著名專家教授、佛教團體青年領袖精英齊集一堂,交流一帶一路文化,弘揚玄奘精神與風骨,傳播中華文化之精粹,共同探討弘揚慈氏之學。同時,慈氏文教基金 / 慈氏學會(香港)即將於2019年5月在香港舉辦第一屆慈氏學青年師資(香港)普通話 /廣東話(雙語)進修營暨慈氏文教基金成立十周年紀念《慈文共賞》中英文徵文比賽頒獎典禮。歡迎各界友好學人隨喜參聽,共結勝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