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釋迦如來成佛時對文殊、普賢諸大菩薩所說大法,其義理涉及除華嚴宗以外 , 慈恩宗 (近代簡稱 "慈宗")、天臺宗、禪宗等其他宗派思想的構成,是大乘義學的重要部分。相傳古印度瑜伽行派的祖師世親菩薩因聽聞其兄無著菩薩命人讀誦《華嚴經 . 十地品》而迴小向大 , 最終大成唯識學說。
《華嚴經》的結集歷時較長,約在二至四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於南印度,之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和北印度。關於印度《華嚴經》梵本版本,說法不一,梁譯《攝大乘論》謂《華嚴經》有 "百千偈" 即十萬頌。法藏《華嚴經傳記》謂西域《華嚴經》有三本,篇幅都在 "十萬偈" 以上,傳來中土的《華嚴經》梵本皆四萬頌左右。
《華嚴經》傳入中國約在後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流傳的漢譯單行本多是零落支品,如後漢支婁迦讖翻譯的《兜沙經》(《如來名號品》)、三國支謙的《菩薩本業經》(《淨行品》)等。自東晉佛陀跋陀羅六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譯出(又稱 "六十《華嚴》"),《華嚴經》才結束單品流傳。
東晉 "六十《華嚴》" 所依梵本《華嚴經》三萬六千偈,是東晉時慧遠法師弟子支法領於西域於闐國東南遮拘槃國帶回,後由佛陀跋陀羅口譯、法業筆受,於揚州道場寺譯出,共六十卷,故稱 "六十《華嚴》",內容分為七處、八會、三十四品,但全書的《華嚴》會處,並不完備。
唐武周時,又派使者到于闐再求梵本,將四萬五千偈《華嚴經》梵本帶回,由實叉難陀譯出,共八十卷,故稱 "八十《華嚴》",比晉代 "六十《華嚴》" 多九千偈,內容分為七處、九會、三十九品,但因《入法界品》中的《普賢菩薩行願品》梵本經文殘缺,因而未全。
唐德宗時,般若法師根據南天竺烏茶國師子王進貢梵本《普賢行願品》譯成四十卷,又稱 "四十《華嚴》",是武周時 "八十《華嚴》" 七處、九會中第九會《入法界品》的別譯,前三十九卷對應 "八十《華嚴》" 中的《入法界品》,最後一卷補全 "八十《華嚴》" 未備的《普賢行願品》。
從唐德宗興元至貞元年間,澄觀法師因感 "六十《華嚴》" 的舊疏文繁義簡,不便初學,發願撰 "八十《華嚴》" 疏,遂成《華嚴經疏》六十卷,又作《華嚴經隨疏演義疏》九十卷,後世合刻疏、鈔,略稱《華嚴經疏鈔》。《華嚴經疏鈔》發揚了法藏五教、十玄等教義,批駁異說,其主張有諸宗融會、禪教一致的特色。
近代楊仁山祖師非常提倡《華嚴經疏鈔》中的圓融精神,曾稱《華嚴經》為 "經中之王",特作《十宗略說》以發揮賢首 "五教十宗" 的判教說,並於金陵刻經處刊刻了諸多有關《華嚴經》的著作。
據羅時憲宗師所述,楊仁老有感於《華嚴經疏鈔》中所含的唯識思想難解,又苦於彼時中國除《宗鏡錄》外別無參考書籍,遂通過內弟聯繫日本南條文雄,在日本搜求中國失傳的隋唐要典,得二百八十多種,在金陵刻經處刻印,其中包括《成唯識論述記》、《因明述記》等唯識要典,使唐代玄奘大師學說得以在漢地復興。
楊仁老往生後,歐陽竟無大師等繼承楊仁老遺志,繼續經營金陵刻經處,創辦支那內學院,纂輯《藏要》時亦收入《華嚴經》,以為菩薩道正軌之行。太虛大師在閱盡 "般若部" 經典後 , 再讀《華嚴經》時,亦覺華藏刹海 , 宛如自心世界,莫不空靈活潑 , 過去禪修之疑團 , 煥然冰釋。
從唐代窺基大師列《華嚴經》為慈宗 "六經十一論" 之一,到近代楊仁老受《華嚴經疏鈔》啟發於日本購入唐代唯識典籍肇始慈宗復興的契機,《華嚴經》給慈宗學人諸多啟發和裨益,其中的 "一切為心造"、菩薩道思想等,也是我們慈宗今天修學的重要資料源泉。
今次慈氏文教基金倡印《唐譯華嚴經疏合刊》,作為慈氏學會(香港) 成立十五周年紀念的獻禮 , 一方面意在延續近代慈宗先賢們對《華嚴經》的重視,感恩因《華嚴經》受到重視而萌發的慈宗唯識學復興,另一方面也為了以《華嚴經》啟發當代學人重視菩薩願行的實踐,尤其是善財求法所標示重視聞思悟入的在家菩薩行 , 藉以弘揚慈宗。
古德曾說 : "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 《華嚴經》留下的除一般人理解的 "世間富貴" 外,更真實的 "出世間富貴" 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法,華藏世界莊嚴淨土,示現分身遍佈無量三千大千世界利樂群生的大乘精神與德業。因此,我們深信倡印助印《唐譯華嚴經疏合刊》的大德們必將於世間及出世間都獲益無量 , 大願成滿 , 百福莊嚴。
瑜伽菩薩戒弟子
王聯章謹識
二零一七年八月二十日